汽車信貸調控或成貨幣政策重頭戲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2010/6/2 下午 04:37:48
汽車信貸,儘管“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仍被反復強調,但市場已真切感受到了“緊箍咒”的壓力。
儘管“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仍被反復強調,但市場已真切感受到了“緊箍咒”的壓力。
在2009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各國政府都向市場注入了天量的流動性。如今,刺激政策何時退出,如何退出,成了各國政府必鬚麵臨的問題。 過遲的退出會導致惡性通脹,過早的退出又將引發經濟二次探底,對我國來說,政策必須在控通脹的未來目標和防止經濟再度下跌之間尋求平衡。 經濟形勢複雜源於退出難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將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分析2010年的我國經濟,市場上用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複雜”。雖然貨幣政策的提法沒有改變,但是面對經濟的強勁復甦勢頭,決策層的種種舉動令市場已經感覺到了實質上從緊的意味。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劍峰認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本身就是個有“中國特色”的提法,界定標準比較模糊。相比2009年的“極度”寬鬆,目前的貨幣政策確實有所收緊,不過和以往緊縮的年份相比,仍然顯得寬鬆。 事實上,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央行就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部分流動性,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 2010年初,央行又通過收緊信貸、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方式回籠資金。 與此同時,對我國政策具有先行意義的美國,也在2月18日宣布其退出政策的第一步——意外將貼現率上調25個基點。但為了穩定市場投資者的情緒,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隨即表示,此舉並不意味著將很快加息。 另一邊,市場一直預期將啟動退出政策的歐洲大陸,卻迎來一波接一波的主權債務危機,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巨額赤字和債台高築不僅砸落了歐元、英鎊,也令其貨幣當局既不敢繼續刺激政策,令矛盾進一步加劇,又不敢貿然啟動退出,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種種跡象顯示,“退出”已經成為2010年各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有分析人士表示,現在各國面臨的困境,就好比一個士兵,一隻腳已經踩在地雷上,進退不得。 對此,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張陶偉表示,2008年底4萬億刺激措施的特點是基礎建設而非收益導向,是行政下達而非市場導向,是信貸長期性而非短期性,這些都已決定了今天退出的艱難。經濟形勢的複雜根本上源於想退退不出,如果強行退出,基礎建設可能“爛尾”,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進而影響銀行的資產質量。 調信貸仍是退出主要手段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0年新增信貸7.5萬億的目標符合市場預期。這一目標雖然較2009年的信貸實際投放有所減少,但仍意味著信貸餘額將保持20%的增長,M2增速目標將高達17%。發改委方面還表示,2010年的我國投資增速將維持在20%,較2009年30%的投資增速有所下滑。投資增速和信貸增長的節奏相吻合,反映了投資和信貸的密切聯繫。 最令市場意外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同時透露,2010年我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控制在3%,小於2008年不超過4.6%和2009年不超過4%的目標。對此,央行副行長蘇寧5日特別指出,央行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實現CPI增速3%的目標。 花旗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彭程指出,通常貨幣供應量的增幅略高於名義GDP的增幅,事實上,政府工作報告中8%的GDP增長目標和3%的通脹率,說明名義GDP增幅的目標是11%,遠低於17%的M2增長目標。從這個意義上看,2010年市場的流動性依然相對充足。 同時,政府對通脹率的樂觀預期,一方面傳達了中央控制通脹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決策層認為經濟復甦的強度還不足以發展到經濟過熱而導致通脹的地步。彭程強調,事實上,去年9.6萬億元的信貸投放量,和今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意味著通脹在一定時間內將繼續蔓延,CPI最高可能達5%,2011年CPI將可能在4%~5%之間。 聯合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陳勇表示,中國和美國的市場有很大區別,美國的政策退出主要是通過利率調整,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中國的退出則主要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抑制信貸投放等量化的手段來實現,對利率的敏感程度不及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