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轉讓市場四城演繹
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
2010/9/6 下午 03:58:38
返回
打印
信貸, 上海已獲央行批准建立信貸轉讓市場,各參與成員之間也已經簽訂市場化協議,即將正式啟動。央行一直希望推動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貸款轉讓平台,而當下卻是京津滬深角逐的局面。
上海已獲央行批准建立信貸轉讓市場,各參與成員之間也已經簽訂市場化協議,即將正式啟動。央行一直希望推動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貸款轉讓平台,而當下卻是京津滬深角逐的局面。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在上海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成立信貸轉讓市場的目的是盤活信貸資產,通過在市場上轉讓信貸資產來調節信貸總量,信貸規模多了就可以轉讓出去,少了也可以收購回來,而不單純依靠監管控制,當然由於每一筆信貸資產的規模不同,一對一的交易較難達成,最終的出路還是信貸資產證券化。
在上海宣稱已獲央行批准建立信貸轉讓市場,即將掛牌的同時,天津的信貸資產已經開始了交易。
來自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網站的消息顯示,三筆信貸資產在該所正式掛牌轉讓交易。該所辦公室主任劉斌介紹,這三筆信貸資產來自天津、浙江、北京的銀行,本金共計19億元。
以001號資產為例,報價信息表明貸款行所在地為天津,借款人為所在地在天津的政府融資平台,轉讓方式為買斷,轉讓本金10億元,轉讓期間21個月,轉讓利率為4.86% ,管理費0.2%。
目前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啟動尚有待時日,商業銀行希望通過信貸資產轉讓分散風險、調整客戶結構的意願非常強烈。
央行意圖通過建立全國性貸款轉讓平台加強對貸款轉讓的監管力度,形式上將藉鑑銀行間債券交易系統,並由位於上海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管理。
目前,計入2009年11月開始運行的深圳市金融市場交易服務平台,以及中國銀行業協會牽頭建立的銀團貸款轉讓交易市場,全國已出現五個各自獨立的銀行信貸資產交易平台。
在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的情況下,如何促進信貸資產轉讓市場的標準化和專業化,如何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將成為監管部門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