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三部委直面地方融資平台分頭攔防潛在風險

來源: 信貸     發佈時間: 2010/3/9 下午 05:31:46    返回  打印
融資融券,地方融資平台潛在債務風險日益受監管層重視。昨日(3月4日),銀監會上海監管局局長閻慶民透露,財政部正牽頭制訂有關地方融資平台的相關管理辦法,本月底或可出台。
融資融券
    近年來,地方融資平台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6日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來自發改委、財政部、央行的高官就地方融資平颱風險的問題作出積極回應,央行和財政部將有具體的加強管理措施出台。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表示,去年擴大內需、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的過程中,地方融資平台的融資規模出現了比較快、比較高的增長,如果不能夠正確處理,就會帶來潛在的財政和金融的風險。

張平表示,從發改委的角度來說,首先要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合理地安排政府投資,控制新開工項目,把政府投資的重點放在在建項目、續建項目、收尾項目。其次,要規範融資行為,堅持量力而行。要根據各地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財政收入的狀況,來合理確定融資規模。此外,要加強監管,嚴格按照中央的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確定各個地方可能產生的投資需要,並對資金需求、財稅政策、金融政策提出一些限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認為,這次地方融資平台的融資規模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和城鎮化的進程有關,有一部分地方融資平台的融資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用設施、住房和環境等方面。其中,以土地為抵押的借款和由城市政府進行綜合還款的項目最值得關注。

周小川指出,對於金融機構,主要強調決策程序和風險防範。要從各種參數和監管的角度,對貸款項目的評判、風險權重的安排、土地價值的評估等做到合規,而且一定要審慎。另外,凡是出現了不良資產,都必須嚴格地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按照現行的貸款分類標準來進行資產負債表的處理。

從財政管理的角度,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一要通過綜合分析地方的財力狀況、承受能力,加以規範和控制。二要對目前的融資平台的融資狀況進一步清理、核實,區分不同情況,分別加以處理。三要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包括融資平台規範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地方財政的償債機制。
回到列表